| 年份 | 资源环境科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 2021 | 538 | 536 |
| 2020 | 545 | 543 |
| 2019 | 565 | 557 |
| 2018 | 560 | 556 |
| 2017 | 531 | 527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境保 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 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 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 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 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 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与水 利工程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 术、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林业生态工程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 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地貌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 持工程学实验、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林业生态工程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代码:082506T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仪器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自然资源学导论、普通地质学、测量与地图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学、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法规与管理、环境资源区划与规划、遥感概论、环境资源信息系统、植物营养学、环境资源分析与农产品检测、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
相近专业:
环境科学 生态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及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生物学和生态环境学,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实践能力,能在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承担创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资源、资源开发、有效保护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资源环境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4 | 3 | (01) | 物/化/生(3选1) |
| 河北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 | 4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4 | |||||||
| 山西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 | 2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3 | |||||||
| 内蒙古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3 | ||
| 辽宁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 | 2 | ||
| 江苏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 | 2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安徽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2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2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1 | |||||||
| 江西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2 | ||
| 山东 | 资源环境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 | 4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3 | |||||||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1 | |||||||
| 河南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4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3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2 | |||||||
| 湖北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 | 2 | (W1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湖南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 | 2 | (9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2 | |||||||
| 广西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3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2 | |||||||
| 重庆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 | 2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2 | |||||||
| 四川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2 | ||
| 贵州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3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3 | |||||||
| 云南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2 | ||
| 陕西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11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12 | |||||||
| 甘肃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 | 3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4 | |||||||
| 青海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 | 2 | ||
| 宁夏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2 | ||
| 新疆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 | 2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资源环境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5 | 8171 | (1) | 物/化/生(3选1) |
| 河北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16998 | ||
| 资源环境科学 | 590 | 17968 | ||||||
| 山西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4 | 11973 | ||
| 资源环境科学 | 563 | 12264 | ||||||
| 内蒙古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5830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0 | 7663 | ||||||
| 辽宁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13818 | ||
| 江苏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18744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安徽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17760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7 | 19495 | ||||||
| 资源环境科学 | 本科一批 | 589 | 18601 | |||||
| 福建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13474 | 3246(W5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江西 | 资源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12585 | ||
| 山东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3 | 27823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高校专项) | 580 | 30104 | ||||||
| 资源环境科学 | 586 | 25641 | ||||||
| 河南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23896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6 | 21866 | ||||||
| 资源环境科学 | 本科一批 | 603 | 23896 | |||||
| 资源环境科学(高校专项) | 593 | 31136 | ||||||
| 湖北 | 资源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15168 | (W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湖南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15770 | (9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资源环境科学 | 592 | 15313 | (9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广西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11424 | ||
| 资源环境科学 | 562 | 12270 | ||||||
| 重庆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11925 | ||
| 资源环境科学 | 605 | 13193 | ||||||
| 四川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18502 | ||
| 资源环境科学 | ||||||||
| 贵州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9954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3 | 9515 | ||||||
| 资源环境科学 | 本科一批 | 554 | 9277 | |||||
| 云南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11464 | ||
| 资源环境科学 | ||||||||
| 西藏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内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6 | 0 | ||
| 陕西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17598 | ||
| 资源环境科学 | 538 | 17071 | ||||||
| 甘肃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31 | 8263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2 | 9838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高校专项) | 本科一批I段 | 490 | 17015 | |||||
| 资源环境科学 | 521 | 10035 | ||||||
| 青海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74 | 2941 | ||
| 宁夏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2516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5 | 5080 | ||||||
| 新疆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9 | 0 | ||
| 资源环境科学 | ||||||||
| 资源环境科学(内地班) | 48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土木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水土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土地资源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科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环境科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