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专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专业杭州万向学院和湄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9 12:22:46 解决时间:2022-12-16 21:07

满意答案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福建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1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171134537033(W999)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0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84121980
2019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36129658
2018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38121857
2017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24105362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数控技术)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毕业生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17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227
校友会(高职二类)
642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与万向集团政府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公益非营利办学,系浙江省文明单位,学院成立于200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50年成立的浙江省杭州农业学校,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学院坐落于杭州市重点打造的西湖区西溪谷之中,毗邻西湖,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咫尺之遥,有西溪路、花蒋路、老东岳3个校区,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600余人,教职工约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具有高级职称58人,占30.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8人,占76.68%;“双师素质”教师157人,占专任教师 81.35%。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市优秀教师14名。

学院构建“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专业格局,设有智能技术、康养旅游、设计创意和数字贸易4大专业群。实施专业品牌工程,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擦亮国际化教育、全人教育、美好教育和“三创”教育四张“金名片”。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类别

综合类

英文名

HANGZHOU WANXIANG POLYTECHNIC

学校特色

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创办时间

1950年

主管部门

杭州市教育局

办学性质

民办高校

办学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花蒋路3号

二、师资力量

共有教职工约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具有高级职称58人,占30.0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8人,占76.68%;“双师素质”教师157人,占专任教师 81.35%。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市优秀教师14名。

三、四大专业群介绍

学院围绕“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的专业定位,重点打造培养应用智能网联、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管理和车辆制造高素质人才的智能技术专业群;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的康养旅游专业群;培养契合打造杭州时尚之都、品质之城的国际化战略,服务并引领时尚与创业产业链发展的设计创意专业群;培养服务国际化,具有创造性运用数字能力,复合型、外向型的国际新型商务人才的数字贸易专业群等四大专业群,共设置有21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

(一) 智能技术专业群

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为先进制造(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交通行业培养具有智能设计、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维保及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行“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构建“项目引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该专业群由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大数据技术专业和信息与数学教研室组成。

1.机电一体化技术

理念与定位:秉持“服务新制造”建设理念,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教、学、做”全程顶岗实训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制造企业,培养能适应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维保需求,能够从事机电设备修理与维护、智能制造单元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理念与定位:紧跟现代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浙江省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与杭州市地铁、温州地铁紧密合作,实施“岗位导向、学练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智能控制知识,具备运营管理核心能力,深谙人与人、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的“和合的人”,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车组织、票务组织、客运服务、车站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新能源汽车技术

理念与定位: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环保和创新意识,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新能源汽车制造、检测及传统汽车维修等核心能力,面向汽车制造、修理与维护等行业的整车制造、维修等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汽车质量与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返修、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顾问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培育工匠精神、“技能达人”目标,探索基于校企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4. 大数据技术

理念与定位: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技能达人”为培养目标,政企校行四方联动,以真实数据、真实环境、真实项目引领学生从单项、综合到实战技能三层递进的“三实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能从事大数据运维、大数据分析等职业岗位群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 康养旅游专业群

响应浙江省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和杭州市生活品质之都建设的号召,着力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在康(健康营养膳食、康复护理)、养(养生、养老)、游(酒店、旅游)等多个方面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茶艺、香艺等“新六艺”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019年康养游专业群获杭州市属高校新型专业群建设项目,2020年获《杭州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领跑社区(企业、学校)》项目。该专业群由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和新六艺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组成。

1.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理念与定位:构建以X证书为关键要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产教协同、全人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健康制造业,聚焦“康养游”,面向食品技术员、检验员、食安监管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岗位群,培养具备食品生产、检验、食安管理与监督、营养与健康咨询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新劳动教育和培育“劳动达人”上走在前列。

2.护理

理念与定位: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职业岗位(群),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实行理论知识、技能创新与素质相融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本化”为理念,打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劳动达人”。

3.康复工程技术

理念与定位:基于全人发展的理念,着力培养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劳动达人”培养为目标,对接康复保健,面向医药卫生、医疗器械等职业岗位群,培养从事康复、健康保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理念与定位:从“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出发,以杭州市康养游新型专业群为平台,以数智化提升专业,以“人本化”理念培养“劳动达人”为目标,形成了全程顶岗实习 “领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产学研结合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模式”,致力培养具有高水平运作能力的国际酒店高级管理经营人才。

5.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理念与定位:立足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链,服务长三角,引领大健康、大旅游、大养生产业链,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为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培养专业人才。强调学生人本化理念培养,实行校企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劳动达人”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端养老、养生经营与服务人才,以及医养结合机构的基层管理者、健康管理者。

6.环境监测技术

理念与定位:服务于环境保护、大健康产业链,在生态+环保的源头进行监测评价,保障绿色的生态环境;从健康+养生的末端进行治理,维护我们的健康环境。专业以“数智教学”、“理实一体”提升专业,实行产教整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专业面向环境健康与监测评价,服务浙江省第三方监测公司、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和排污企业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运维和环境管理岗位,培养具有样品采集、环境检测、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污染治理与运行管理等技术与技能的人才,形成了“服务健康,工学交替,课证融通,双轨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 创意设计专业群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契合浙江省重点扶持发展时尚产业及杭州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定位的需要,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旨在培养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智造引领为内涵的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创客精神培育。该专业群由服装设计与工艺、工业设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文与艺术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组成。

1.服装设计与工艺

理念与定位:以重振“东方范式之美”,铸就“中国智造之魂”为己任,服务长三角时尚产业数智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秉承“激发创意、善于创造、培育创客”,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创造达人”培养理念,通过“岗课赛研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数智引领为内涵、有创意、善设计、会技术、懂经营的时尚创客人才。

2.工业设计

理念与定位: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服务浙江区域智能制造型企业,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实施“理论—实训—创新中心(工作室)—企业”四段进阶式培养,推行“学、研、赛、证、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落地支持和品牌设计的核心能力,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造、创客达人”。

3.工商企业管理

理念与定位:基于浙江省双循环经济背景,结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培养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业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以服务“新智造”、 培养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等“创业达人”。实施全程岗位实习、推行“学、研、赛、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 数字贸易专业群

立足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目标,以“数字引领、商务主导、外语助力”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拥有浙江省特色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示范实训基地2个,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高达19%。该专业群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教研室组成。

1.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念与定位:以“数字化商务运营为核心引领、数字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上海中国进口博览会对新型外贸人才的需要,构建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并重的课程体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了“产赛引领、德技融合、专创融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通外贸、精核算、能运营、擅创业”的新型国际贸易人才。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研究中心”,在国际化教育与“英语达人”培育上走在前列。

2.跨境电子商务

理念与定位:以“数字引领、商务主导、外语助力”为导向,服务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人才需要,依托“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数字贸易职业教育联盟,构建“产业学院+联盟+教学公司”产教融合的新生态平台。通过教学型公司、订单班、双创班等多元化载体与方式,培养国际化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服务”的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国际化教育与英语达人培育上走在前列。

3.大数据与会计

理念与定位:服务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及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形成了“数智引领,校企协同,产赛驱动,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养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懂技术、精核算、能运营、善管理”的会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商务英语

理念与定位:服务杭州市打造数字自由贸易的全球枢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经济思维、国际商务背景和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四、办学成效

(一)就业

在2014年启动的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学院连续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位胜任度及创业前景、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在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二)学科竞赛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拥有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市级精品课程20门;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10部;省级教改项目34项。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彰显才华的有效平台,学生在科技创新、文体竞赛、技能展示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6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3项,省级一等奖以上28项。2019年和2020年,我院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质量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B”等级,连续两年进入全省高职院校第二方阵。

五、学校荣誉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明德、慎思、崇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学院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是浙江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群列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自教育部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价组织授予 “全国创新示范院校” “优秀教学院校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试点院校”等荣誉。


周边环境

学院位于杭州市区著名风景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南,西溪路896号。
 

到学院的坐车路线有:

 

★     城站火车站乘900路到古荡,换306或346路至金鱼井或乘49路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或B支2路至金鱼井。

★     杭州火车南站(萧山站)乘300路到城站火车站,换900路到古荡,换306或346路至金鱼井或乘49路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或B支2路至金鱼井。

★     杭州火车南站(萧山站)乘301路到武林小广场,换乘213路至金鱼井。

★     九堡客运中心乘B4区间或专线车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或 B支2路至金鱼井。

★     汽车北站乘526/ K526路到汽车西站,换乘K853路至金鱼井或乘15/K15路到古荡,换306或346路至金鱼井。

★     汽车南站乘到汽车西站的直达中巴至汽车西站,换乘K853路或 B支2路至金鱼井。

★     汽车西站乘K853或B支2路至金鱼井。


通讯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896号(一号校区) 浙江省杭州市花蒋路3号(二号校区) 邮编:310023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140
校友会(高职一类)
356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专科层次全日制工科类高职院校,地处妈祖故乡——莆田,始建于1985年,200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莆田涵江校区规划建设1350亩,一期投资25亿多元、建设900多亩,2021年已基本完成校区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枫亭校区,占地面积380多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990.9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5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设有智能制造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工艺美术系、建筑工程系、医学健康系、学前教育系等9个二级系,招生专业40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学历(学制)教育在校生数14900余人。下辖3个中职校,在校生8300余人。教职工968人,其中高职535人,中职433人。

学院牢固树立“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学为成人”的校训,确立了“坚持立足莆田,面向福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仪,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秀、技术精湛,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创新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质量发展、特色创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亲地方产业、创行业特色、树职教品牌’”的现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获评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第三批数字校园实验校、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三创”示范校、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福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实训)基地等。

学院坚持内涵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三教改革”,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成果典型案例1项。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239项,其中,2021年三大国赛获奖总数排名跻身“全国百强”,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5名;1名学生获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选拔数控铣项目第四名,被评为“全国技能能手”,入选国家集训队;1名学生获2021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获直接晋升技师资格。2019年、2020年在全省互联网+大赛中,金牌和奖牌总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获优秀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大力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秀、行为规范、技术精湛”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师生每年参与莆田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妈祖文化旅游节、保护母亲河、扶贫助困、乡村振兴等全市公共活动100多场,历年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00万小时。连续4年承接世界性非遗项目——妈祖海祭大典表演,参与师生达800多名;师生无偿献血年献血量超过10万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福建省慈善教育示范学院”“莆田市无偿献血特别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特别是疫情期间,湄园青年突击队600多名志愿者,不畏艰辛,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作为。

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为本地产业培养人才思路,建立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订单培养等形式,实现专业建设全方位服务对接莆田重点产业发展。现有校企合作企业127家,其中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省级17家;建设产业学院9个,入选省产业学院试点项目2项;校内外实训基地近200个,入选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学院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搭建校地、校企、校行、校校、校军5类合作平台,设立企业员工培训基地7个、市直部门职工培训基地2个、国家技能鉴定站1个、新型职业农民工培训基地1个,大力开展技能提升、技能鉴定、学历提升、退役军人、社区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社会培训服务,近五年累计培训达53000多人次,培训收入达1300多万元;获评全国培训基地1个,省级培训基地7个。拥有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职教科技创新平台3项、名师工作室2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技术服务团队13支。近三年,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工艺改造、科技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项目29个,服务收入900多万,助力莆田重点产业和企业提质增效。


困难生资助办法

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措施:

为了帮助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采取以下办法:

(一)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考生在生源地持录取通知书、困难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填表,由家长担保在当地的信用社或农行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二)通过“国家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品学优良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困难补助,特困生4000元/年/人、贫困生2500元/年/人。

(三)开通“绿色通道”,学院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交部分学费政策;

(四)通过学院牵头联系企业、公司,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勤工俭学;

(五)院内设置勤工俭学岗位,每年岗位大约200个,每个岗位资助金额为160元/月/人。




周边环境

新校区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荔涵大道旁,与莆田市区、动车站、高速入出口车程约10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新校区以“山水·院街”为核心规划理念,集“活力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于一体,传承莆田文脉,是一所融合自然山水的现代化综合性校园。目前已投入20多亿元,建设中心景观区、教学实训区、培训办公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创业园区、教师住宅区和素质拓展园八大功能区,共900亩,基础设施完善。


  中专 2022-12-16 21:0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8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考机电一体化技术

    1楼

    2018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考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专学校

    2020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表|招生名额|专业介绍

    2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2021年学费情况及各省招生人数

    3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多少钱一年(收费标准)?每年学费

    4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2.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数线?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哪些省份招生(2021招生计划)

    5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7分(物理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招生省份: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怎么样,好不好?

    6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福建省排名第8。福建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黎明职业大学、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信息职业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多少分

    7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福建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7,最低位次是113453。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物理类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

    8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7分(物理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202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2021)

    9楼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福建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福建专科批三年106000湄

  • 中专学校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平均伙食标准多少钱一天?录取办法?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