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大连交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机器人工程 | 2021 | 理科 | 474/461(本科二批A段) | /() |
| 机器人工程 | 2020 | 理科 | -/484(本科二批A段)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大连交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机器人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570(本科批) | -/552(本科批) |
| 机器人工程 | 2020 | 理科 | -/556(本科批) | -/547(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 四川 | 机器人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重庆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广西 | 机器人工程(484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7 |
| 广东 | 机器人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吉林省吉林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湖南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河南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 山东 | 机器人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62 |
| 江西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8 |
| 福建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安徽 | 机器人工程(484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 浙江 | 机器人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8 |
| 江苏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黑龙江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8 |
| 辽宁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内蒙古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4 |
| 山西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 河北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天津 | 机器人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 重庆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湖南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 安徽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 江苏 | 机器人工程(在旅顺口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9 |
| 内蒙古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1 |
| 山西 | 机器人工程(办学地点旅顺口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8 |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奖学金设置
1、东北电力大学奖学金
序 |
类别 |
元/年·人 |
评定比例 |
|
1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一等 |
1500 |
36% |
二等 |
1000 |
|||
三等 |
600 |
|||
2
|
社会实践奖
|
400
|
||
3 |
社会工作奖 |
400 |
||
4 |
体育运动奖 |
400 |
||
5 |
文艺活动奖 |
400 |
||
6 |
创新奖学金 |
500-1200 |
||
2、 丰满发电厂奖学金:800元/人;
3、 白山发电厂奖学金:800元/人;
4、 杭申电气奖学金:2000元/人;
5、吉林移动奖学金:400元/人;
6、自强奖学金: 1000元/人;
7、中电电气奖学金 :2000/人
8、溢洋电气奖学金 :1000/人;
9、浙能奖学金:3000元/人;
10、思源电气奖学金:2000元/人;
11、安徽省电力公司奖助学金:4000元/人;
12、烟台龙源奖学金:2000元/人;
13、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助学金:(其中励志助学金2000元/人;自强助学金1000元/人);
14、优秀新生奖学金
为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特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
A.、特等奖:8000元
B、一等奖:5000元
C、二等奖:2000元
学校各类奖学金评定细则见《东北电力大学学生管理规定》。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十余万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就业,部分已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和核心技术骨干,在业内享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学校现有沙河口校区、旅顺口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6亿元,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131.05万册,电子图书151.17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7427种。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074人,其中,本科生1515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917人。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10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等建设点42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以上本科精品类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61门。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131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8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8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3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14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90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3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23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其中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
学校是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是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起成立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了“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连续挤压产业创新联盟”。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社科基地、智库等39个。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6项,获批省部级项目64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次,出版学术著作20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58项。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建有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百千万培养工程”等两项成果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学校获评“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成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抓牢“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等发展机遇,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学校“五大战略”“三大工程”,凝聚发展力量,切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器人工程这

大连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机器人工程这

大连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机器人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机械工程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成型及控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机器人工程这二个专业,

大连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机器人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大连交通大学应用化学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机器人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机器人工程这

大连交通大学日语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机器人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机器人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机器人工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