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与教学;
3.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50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尔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
自1999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后,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设有13个学院(信息
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轻工纺织工程学院、体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4个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与电化教育中心、对外汉语培训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3个独立的研究所(有机合成研究所、材料科学研究所);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艺、材料学、遗传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化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轻化工程等9个省重点专业,共有4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覆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法学、农学等8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全校教职工1850余人,其中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640余人、讲师43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余人,享受国家级政府特贴专家13人,省级2人;聘请美国、奥地利、俄罗斯外籍教师16人;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100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4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已形成包括研究生、本专科、函授和夜大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办学体系。
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光盘1200多张,其中外文书刊10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新建电子阅览室2个,社科、外文资料等专门阅览室6个,现有语言实验室24个、多媒体教室22个、CAI教室2个、CAD教室1个、声像教室2个、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8个(1500余台微机),设有2个远程网络教学主播教室、远程网络教室14个。学校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等3种;学校的化工实验厂被省政府确定为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奥托格电脑彩色技术有限公司被省科委命名为高新技术产业。
学校重视学术交流,相继与国家重点高校及美、日、韩、俄、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多年来,齐齐哈尔大学不断开拓进取,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服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5万余人,完成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相当一部分得到及时物化,为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齐齐哈尔大学正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面向未来,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在21世纪初把齐齐哈尔大学建成省属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而奋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文明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特色学科获批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已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